2011年6月12日星期日

Jamie Cullum - 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

在黑夜的城市裡,蓋上玻璃幕牆的高樓大廈間,聳立著百年歷史的英式建築,在五光十色的霓街燈、虹燈、商廈燈光匯聚下,伴隨著優美的爵士音樂,太容易產生那種孤寂而浪漫的感覺。香港 - 是聆聽爵士樂的上佳地點。

這幾年最常看的爵士表演是Jamie Cullum 的 "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",也忘了它有多少個晚上伴隨著我,因它的旋律極度優美之餘,還百聽不厭,每一次聽也相當有feel,尤其是在寂寞的黑夜,暗戀的季節。



這歌曲由一位叫María Grever 的墨西哥作曲家於1934 年所作。1959 年,Dinah Washington 因此曲奪格林美獎。之後由多位爵士太師如Diana Ross, Sarah Vaughan, Renee Olstead, Rod Stewart等翻唱,最近的是我喜歡的Jamie Cullum。

Jamie 生於1979年、英國。1999 年,他20歲,他以48 磅製作了他的第一張唱片,名為"Heard it All Before",他製作的500 片唱片,由於數量稀少,現已被炒至600 磅一隻。真正讓他一炮而紅的,是他在大學畢業後,2003 年發行的 "Twentysomething",當年在英國的爵士唱片磅中銷量第一。他成為了英國最灸手可熱的爵士歌手。

Jazz 對很多年青人來說是一些舊和outdated的東西,跟流行的R&B, Hip hop, Rock相比,Jazz 似乎不受年青人的關注和歡迎。但我看過他一些Live演出,他以他的天份把Jazz 年輕化和活化起來,讓年青人覺得Jazz的表演不一定很悶。例如他以敲打鋼琴木板作為前奏,增加了整個演出的玩味。



跟其他舊一代的歌手不同的是,他的形象年青和不羈,穿一件tee,或加一件西裝褸,他就出席宴會或演唱會的表演,和以前爵士歌手每次都西裝骨骨,盛裝出席很不同。這年青的形象吸引了年青人的注目,亦令爵士樂年輕化,擺脫了爵士樂就是老土的傳統思維。

對Jamie 的Jazz 有興趣,不妨先聽他的代表作"Twentysomething",歌詞講述他自己作為一個廿多歲大學畢業的年青人,對掌握不到自己人生的不滿和對社會的控訴,對一班香港的八九十後來說,我相信甚有共鳴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